項目地點: 北京 房山區
項目類型:博物館
建筑規模:9000㎡
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
項目地點: 北京 房山區
項目類型:博物館
建筑規模:9000㎡
項目說明:
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項目是由北京市發改委撥款、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執行興建的,以收藏、研究、展覽、科普和學術交流功能為主的博物館建筑。工程位于房山區周口店鎮周口店村,西側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保護區相鄰。建筑面積將近1萬平方米,為國家一級博物館。
建筑造型取意
周口店遺址發掘的古人類文明符號——“石器”。
室內空間組織和流線設計, 對形式起到決定作用
為了體現展陳中提到的“探索、發現、發掘”的理念,觀覽流線從南至北,從首層+0.00m 開始,到-1.5m、 -4.5m、 -6m標高的各個展廳,逐層下降,最后抵達位于地下層的觀眾休息廳,通過自動扶梯回到位于首層的序廳。 為了展現多變的空間序列,我們以傳統的線性方式組織流線。不同標高的展廳通過坡道相連。 我們將室外造型設計與室內空間的布置結合起來一起考慮,以實現內外形式與功能邏輯的統一。建筑的本質上依舊遵循“現代主義”理念。
優化功能流線, 創造新的形式
在地下展陳流線的末段,觀眾通過垂直交通到達首層序廳的過渡空間,是一個設計中的亮點。我們通過建立室內模型的方式進行空間場景的模擬再現、比選,優化了自動扶梯、大臺階、樓梯和無障礙電梯的布置方案,使流線更順暢; 我們又通過“石器”表皮剝落的手法,把此處的屋頂變為通透的采光天窗,給整體偏暗的觀覽路線的結尾帶來了戲劇化的效果。
通過方案比選,實現最優效果
全過程3D設計
建筑的復雜程度非同一般。各種問題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不斷涌現。借助先進手段,各種矛盾得以順利化解。
設計感悟
形式與功能哪個為先,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。通過這個項目的經歷,再次刷新了我對建筑的認知。技術進步帶來的是對復雜性的可控性,我們可以創造更復雜的東西,但是原本復雜的東西在經過我們思考之后會變得簡單。當然,項目中本人能夠充分發揮作用,得益于領導的支持與信任,可以對于整體布局包括建筑形式在內進行全程的把控。當一個設計師在充分保留方案藝術構思的前提下, 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,進行梳理和整合,創造性的提出解決方案,實現建筑應有的功能,這也就是設計師最大的價值的體現吧。
當作品完成之時,激動之情和巨大的成就感難以言表。本工程周期從方案設計到竣工使用歷時5年,2016年獲得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(公共建筑類入圍獲獎項目)。
1. 您的項目地點在?(省/市/縣 如有臨近風景區請寫明)
2. 項目總投資預算?(您最高能承受的投資金額)
3. 期望項目開工時間?
(請盡量詳實填寫每一個問題,方便我們快速為您對接合適的設計師)